台灣v.s中華民國
先總統蔣公在大陸淪陷後,將中華民國政府遷移台灣成立了臨時政府,至今已有六十年的歷史。在這期間有功也有過眾所皆知,雖然在民國六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崛起,由於蔣公堅持『漢賊』不兩立,導致退出聯合國。然而世界各國承認我們是具有主權的獨立國家,是千真萬確不能否認的事實。
早期中華民國政府,並無久居台灣的打算。因此為了鞏固中央領導中心,廣招國民黨員,凡是政府的機關:包括軍人、警察、司法人員、教職人員以及公營的公司的行員,幾乎都要加入國民黨。不僅如此,就連民間各種行業所組成的工會領導人及幹部,也都須具有黨員身份較為有利。就這樣奠定了一黨專政的基礎。
國民黨政府在台灣喊出的第一個口號,是『反攻大陸、解救大陸同胞』,建立台灣成為『三民主義的模範省』。當時在戒嚴令的施政下,一般民眾的生活倒是相當安定。直到蔣經國時代來臨,中國大陸軍力增強,覺得以武力反攻大陸,解救苦難同胞已經無望; 於是改變成要『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』,開始極力發展經濟並進行十大建設。在這段期間台灣在經國總統先生的領導下,人民的生活品質大大提升,國民的年平均所得在亞洲的排名,達到僅次於日本。
於是島上的民眾逐漸有能力出國旅遊,到世界各地參觀已開發國家的人民生活狀況。久而久之終於體會到台灣的所謂民主政治、人權、法治,只是一種施恩型的假象。在民國八十年以前,民選的民意代表及鄉、鎮、縣長,只要黨提名必定當選。但是提名的人士並非地方上具有才華者,而是依中國歷來的官場傳統文化產生的。在爭取真正民主政治、人權、法治的強力意志下,出現了許多民主鬥士。經歷了苗栗事件、美麗島事件、以及野百合運動,驚動了國際特赦組織及國際媒體的關懷,終於在李登輝總統先生時代裡宣布解除戒嚴,因此產生了現在的民進黨。然而李登輝總統先生,卻被『出生地在中國大陸』的原始中華民國國民恨之入骨,因為他是台灣島上『土生土長』的新中華民國國民,不夠資格當總統。這些原始中華民國國民,毅然決然的脫離中國國民黨另組了新黨。就這樣國民黨首度分裂成中國國民黨及中國新黨,而中國新黨的第一任主席,就是現在的監察院長王建煊先生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