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照起來,現在社會已趨於開放; 資訊發達,民智大開,時有看到報導學生抗議老師教學的爭議。 現今的小孩十分懂得爭取自己的權益; 雖令人欣羨,但有得必有失; 若拿捏失當,常有過度強調人權及師生對立的偏失。 不成熟濫用的結果,往往進退失據,迷失的學子忘了求學的本分,反成了怪罪別人及因循怠惰的藉口!
回想當時,我在高中求學的年代,卻是花了好多心血適應老師。 但也因為單純,培養出凡事反求諸己的生物本能,全心全力的以讀書填補高中三年的寒窗生活.
記得剛上高一的第一天,第一節課是英文; 上課鐘響完,出現了一位溫文儒雅的中年老師。 懷著一顆孺慕之心,認真的聽了一堂課,竟如鴨子聽雷般無法筆記,原來...老師的鄉音真是太重了! 連到底是在念課文,還是解釋課文都無法分辨出來! 實在令人覺得頭昏昏~~~腦鈍鈍。 沒想到,接下來的數學、生物,甚至歷史、地理都是一個樣,南腔北調令我目瞪口呆,暗暗叫苦! 只好每天硬著頭皮豎起耳朵,強聽強記...好不容易捱到第二次月考後,才總算慢慢的適應。高一的上學期,是我最難度過的時段了。
克服了困難,也開始與同學有相處互動,漸漸感受到班上同學個個是精英。 學校的編班沒有分組,同學努力的目標也不在於名次,而在於加強自己的實力以考上理想的大學。 這股氣氛深深影響我,為了能順利達成自己立定的志願,我也早從高一下學期即擬定讀書計劃; 依據學長的傳承,排定自修和複習的課程表。除星期六下午為休閒活動時間,每晚及星期天,均依課表所排定課程努力勤讀。所幸當時民風純樸,也沒有像現在這麼多娛樂及誘惑,反而多了一份定性。
高中三年的時光除了讀書還是讀書,根本沒有任何消遣,連報紙都不知怎麼看,更談不上其他讀物。 參加大學聯招本來信心滿滿的,不料因三民主義及數學兩科考試失常,而導致落入第二志願「師大理化系」。當年要進入台大醫科僅要311分,我卻以30分之差而落榜,自己覺得很懊悔。
現在回想起來仍感到些許遺憾,不過還是要怪罪自己。如果檢討起來應該是過於自信,缺少與同儕相互切磋請益,吸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來增強功力,導致有博而不精的感覺。
再則,讀書策略與時間分配未能掌握先機: 當時三民主義僅一冊聯考佔100分,而物理、化學均上、下兩冊共四冊聯考佔100分。而我花在三民主義的時間,只有花在物理、化學時間的五分之一不到。這也是現今學生經常忽略的毛病。現在的基本學測,也有類似的分數分配比例。希望同學能詳加策劃,以免後悔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