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   對一個通學生而言,每當遇到寒冷的冬季或下雨天,是最痛苦的折磨。 尤其在我那個年代,毛衣、雨衣、雨傘都不是一般人可能輕易擁有的。 到了冬天,就得忍受著刺骨的寒風,顫抖著身體衝向學校; 遇到梅雨季,則像個落湯雞似的淋著雨向車站猛跑。 至今這些畫面仍宛如昨日,隨著年歲的增長不但沒有褪色,反而像一道陳釀愈沉愈香,苦澀甘甜盡在心中…。 現在,你不妨也跳上我的時光列車,進入我的記憶隧道,聽聽一個四O年代通學生的勤苦故事。

 

  我在民國四十一年考進高中展開三年的通車生活。 鄉下小孩能到鄰城名校就讀十分珍惜; 然而拮据的經濟,火車便成為唯一可考量的交通方式。 我的步行時間與通車必須銜接得相當精準,稍有差池只有遲到的命運,因此每天都是戰戰兢! 清晨天剛破曉五點鐘即起床盥洗、早餐,五點半出門。 須快速步行半小時到糖廠小火車車站,趕搭六點十分班車,歷經一個半小時後抵達嘉義車站,然後再步行(有時火車誤點還須快跑)三十分鐘,才到位於山上的學校趕上上課。 這是當時我每天的行程並不誇張。 講到這裡,想起比我更辛苦的父親,無怨無言的支持; 他每天四點即起床,幫我打點準備早餐,以及中午的便當,然後再三叮嚀才目送我出門。 他現在雖然已不在人世了,但我一直都心存感激永生難忘。

 

  通車生活中,有許多令人難以忘懷的插曲,追趕火車是經常發生的事。尤其每當學校拖延放學時,就必須半跑半走的向車站猛衝。好不容易登上天橋,即已聽到列車啟動的電鈴聲,儘管已經跑得氣喘如牛,還是得再衝;好在火車剛啟動速度較慢,又跑了一段後終於趕上跳進火車,感謝佛祖!今天才能按時回到家。否則延搭下一班火車,就要餓著肚子挨到晚上九點了。

 

  還有,每年農曆三月『媽祖生』,大甲浩浩蕩蕩的『進香團』,都有一次回鑾北港『掛香』。 進香團陣仗龐大到幾乎將整列火車擠滿,學生們除女同學外,幾乎只能以手吊掛在車門! 現在回想起來真是驚險當時卻也只能逆來順受。 好在因列車長、速度慢,就算被擠掉下火車,跟著慢跑一陣後再跳上車還能趕得上,就這樣從嘉義到北港僅二十一公里,卻要花上兩個半鐘頭的時間才能到站!


        當初為了求學再苦也甘之如飴,而今看到現在的好命學子,應該很難想像不同世代當年的辛酸苦楚。今天我把我的經歷描述出來,希望能讓莘莘學子瞭解,從前窮人的奮鬥過程。想想自己現在所處的優越環境,能不好好的珍惜為自己創造美好的前程!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ing 將 的頭像
    King 將

    King 將の退休生活記趣

    King 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