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  

    毒性藥物的傷害強度,通常是以「致死量Lethal dose)簡稱L.D」值來界定。致死量的測定,是對充分大量的動物,餵食藥物後,有50%的動物,導致死亡的最高量,以L.D50表示之,其單位為 毫克/ 公斤動物體,也就是 p.p.m.part per million= ㄧ百萬份中含有ㄧ份)。現在有更強的毒物,它的致死量單位,甚至要用 p.p.b.part per billion = 十億份中含有ㄧ份)來界定。

 

    體質、體重的因素變動,以動物實驗所得的L.D50值,用在人類身上,其致死量的值必須另行推算訂定。例如一般人熟知的毒藥氰化鈉,對100公斤體重的成人致死量為0.1克,二十公斤體重的兒童則是0.02克。

 

    大家應該要認清楚,致死量值愈小毒性愈大。以政府目前備受爭議的『萊克多巴胺(瘦肉精)』為例,它的致死量值,根據台灣的專家認定約為10p.p.b。以此推算,100公斤體重的成人致死量0.1毫克,20公斤體重的兒童則是0.02毫克,真是相當的可怕。(註:0.1毫克,用眼睛是看不到的)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(翻攝自網路)

 

    政府聘請的專家告訴民眾,『瘦肉精』不是毒藥,它只是動物飼料的添加劑。但是為甚麼世界各國禁止,餵食含『瘦肉精』的飼料動物肉品進口。而我們行政院的相關機構,似乎有強迫民眾食用的意圖,真令人百思不解。

 

    吃含『瘦肉精』飼料的動物,能加速動物體的成長,且可以減少肥肉,增加瘦肉。宰殺變成肉品,尚可檢驗出殘留的瘦肉精含量,那麼動物的內臟中,殘留量更加可怕。如此的推算,人類食用含瘦肉精的豬、牛、雞、鴨等肉品,難道不會有殘留量積存的疑慮嗎?

 

    用化學的角度,來思考毒性物質在體內的化學反應。普通的化學反應中,我們學到的只是主反應principle reaction),其實尚有許多副反應side reaction或稱副作用)陪伴發生。例如:氯酸鉀(KClO3)加熱,主要的產物是氯化鉀(KCl)、氧氣(O2),這只表示它的反應佔的百分率較高(約80%),還有20%是產生其他副作用的產物,如KClO2KClOO3等。無機化合物或有機化合物,在有機體內的反應,不論是主反應或是副反應的產物更是複雜,且其毒性、在體內滯留期,甚難預測。因此在服用各種藥物時,都要審慎的小心控管。

 

    頭腦正常的人,不會明知含有毒性的食物或藥品,故意去食用。害怕的是日常食品中,添加極毒藥物(如防腐劑、乳化劑、塑化劑、成長激素、以及開放進口的瘦肉精等)。民眾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而長期食用,短期間內沒有發覺明顯的傷害,但經年累月存積下的毒性殘留物,引發的無名病痛,再好的名醫,都無法診察出明確的病症,以致延誤致死。請問這樣的後果,您能接受嗎?

 

    馬英九先生當選連任後,頭腦的思考能力、人格修養,似乎發生了極大的變化。美國哈佛大學畢業的法學博士,會不知道自由民主的國家,人民才是主人?

 

    蘇聯解體後世界上留存的極權專制的國家,僅剩下以中國為主的北韓、古巴、緬甸等國。現在政府執政方向,似乎要將台灣帶入極權專制的社會。


    馬英九先生花費人民的血汗錢,到非洲做觀光旅遊。從他在國外發表的言論心態,顯然曝露出頭腦中毒的現象。ㄧ個正常的民主國家領導人,怎麼可能說出:『百姓的智慧尚未轉大人,必須再教育使之更成熟。國內的電費、汽油價現在不漲,將來會後悔』這種沒水準的話呢?聰明的您們認為該如何接招,就得審慎思考了!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ing 將 的頭像
    King 將

    King 將の退休生活記趣

    King 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